国家5A级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—呈坎景区,是中国迄今保存最古老的东汉八卦村。
被誉为:中国风水第一村。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,西周时期这里曾产生过灿烂的青铜文化。山越人在此居住,刀耕火种,过着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。东汉三国孙权统帅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、吕蒙征服山越人。见此地地处万山之中,四面矗立着八座大山,山形交错,水色清澄,人情庞实,伦理端严,有田可耕,有水可渔,脉祖黄山,五星朝拱,可开百世不迁之族!龙溪河由北向南宛如一条腾飞的巨龙穿村而过。观其象,又形似一幅天然八卦图。
呈坎八卦村按先天八卦的形式来布局建村。已有1800多年历史,唐朝末年罗氏始祖文昌公、秋隐公为避黄巢之乱,从江西南昌举家迁此,见此地万物中和,风水极好。 盖地仰曰“呈”,洼下曰“坎”。阴(坎);阳(呈);二气统一,天人合一。三街九十九巷、宛如迷宫。自古以来呈坎是一个进的去,便出不来的神秘之地。民间俗语:“登灵山佛佑天下·游呈坎一生无坎”。
呈坎现今完整保存着东汉三国时期三街九十九巷的古村落肌理,以及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等历代古建筑、古遗址180多处和部分出土的新石器、青铜器、国家重点文物等。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49处,是目前徽派古建筑遗存最多的村落之一,徽州民居甲天下,呈坎民居甲徽州。被列为:“中国风水第一村”、“中国历史文化名村”、“中国古建筑之乡”、“中国国宝之乡”、“中国最佳旅游名镇”、“国家5A级旅游景区”。宋代理学家朱熹赞誉:“呈坎双贤里,江南第一村”。当代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说:“登黄山,不可不去呈坎”,著名女作家毕淑敏亦赞誉道:“中国最应该去的地方就是呈坎”。
1.呈坎景区基本情况:古徽州文化旅游区(国家5A级景区)核心景区—呈坎景区,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宝纶路7号,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,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49处。被宋代理学家朱熹赞誉为:“呈坎双贤里,江南第一村”。整个村落按《易经》“阴(坎)阳(呈)二气统一,天人合一”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,藏风聚气,阴阳调和、依山傍水,三街九十九巷、宛如迷宫。呈坎先后被誉为“中国历史文化名村”、“中国国保之乡”、“中国古建筑之乡”、“中国最佳旅游名镇”等。
2.呈坎古建筑群(文物)概况:呈坎村现存有明清古民居建筑120余处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,即罗东舒祠和呈坎村古建筑群(48处)(49处国保建筑中:祠堂3处、社屋1处、学堂1处、店铺2处、更楼3处、古桥2座、古井2口及民宅35幢):1996年11月,“罗东舒祠”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;2001年6月,呈坎村20处古建筑作为“呈坎村古建筑群”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;2013年3月,呈坎村28处古建筑作为“呈坎村古建筑群(扩展项目)”,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3.呈坎村文物保护工程概况:呈坎村为中国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项目第一批实施的传统村落, 2013年,国家文物局将呈坎古村落列入全国3个文物保护样板工程试点之一。呈坎文物保护样板工程总投资8000万元,分三期实施22幢“国保”建筑的维修保护,一期9幢(罗时祥宅、罗来滨宅、程春光宅、桂花厅、罗会度宅、罗嗣海宅、上屋、石柱厅、杜欢喜宅);二期8幢(潨川小学、胡德意宅、金小六、罗光荣宅、罗子琴宅、树滋堂、汪日辉宅、文献祠);三期5幢(罗青益、汪和平、罗伟、王裕成记、隆兴桥);同步实施古建筑群消防工程、防雷工程、宝纶阁数字化彩画保护工程、罗嗣海、程春光宅、下屋展示利用项目、呈坎村文物保护工程、呈坎村水系治理等工程项目,整个工程贯穿“加强保护、促进利用、传承文化、惠及民生”的理念,采用原材料、原工艺,重焕百年徽州古建筑生机活力。现已完成一、二期17幢古民居修缮并通过验收。同时,全程整理和完善记录资料和影像资料,探索创建南方片古民居保护标准,创建可复制可推广的古建筑保护“呈坎模式”,并在全国推广。
4.开放时间:8:30—17:00